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0

当狗儿听到佛经

Image
参加了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與新紀元學院馬來西亞族群研究中心,於2010年2月6日(星期六)上午9時,在加影新紀元學院聯辦“馬來西亞英殖民時期研究”學術交流會后,次日我们一行人就北上太平,与当地民间文史工作者李永平交流。李永球带领我们参观太平市內多个名勝古蹟,如福建會館、增龍會館、老市場、霹靂州博物館、鳳山寺、拉律山、太平湖、十八丁口的炭窯及紅樹林保留區。 建于光绪17年的太平凤山寺 (蔡增聪摄) 建寺纪念碑文 在那百年的凤山寺前,我看到了这只狗。 五体伏地静听佛经于寺前的狗儿(蔡增聪摄) 那天是2月7日,即农历十二月廿四,众神朝天日。我们抵达凤山寺时,是午后,寺内一场佛教仪式正要开始,有几位出家众正在开示。一会儿,诵经仪式开始。当狗儿听到佛经,就五体伏地,静静听经。增聪赶紧拍下了这一幕,要我把这张照片展示给一位佛友,我说这是佛法无边,感染了一切众生。

萧伯与成邦江慈善社

Image
前言 对普遍的成邦江人来说,成邦江慈善社这个名称有两个印象:一是位于市郊巫拉容路 的慈善社殡仪馆兼老人院,及市区医院路24号萧耀睦大厦二楼的慈善社会议厅。医院 路24号的会址是成邦江及斯里阿曼省多个社团的注册地址、开会地点。该处也见证了 成邦江及斯里阿曼省许多社团的成立、重要会议的进行及决策。目前,除成邦江慈善社外,以该址为注册地址的社团包括了:斯里阿曼木中省华人注册总会、斯里阿曼省华 人社区领袖协会等等。 这间非常重要及常常成为地方领导聚集论事的场所,唯一挂着的单人照就是萧耀睦老先生的遗照。萧老先生不曾担任成邦江任何社团或社区领袖,其遗照却能张挂于成邦江华人活动重地,而此建筑物也以其命名,固然有其历史的意义。 石白木在“成邦江埠史杂谈”文中表示:“成邦江人一谈到慈善社,当会提到阿萧伯的名 字。萧伯全名萧耀睦,潮州人,五十年代初期去世前将他座落于海唇街27号店屋资产全部献捐给成邦江慈善社。萧伯逝世已卅多年,而成邦江社会人士至今犹追思不 已”。 1 此事就是本文所将深入论述的。 成邦江慈善社的成立背景与活动形式 成邦江慈善社注册成立于1940年10月23日 2 ,为一华人慈善机构。最初的社址是一间小木板屋,座落在成邦江河畔,即今斯里阿曼县议会一带。1959年,慈善社社址及附近 一大片土地被政府收回,才迁至巫拉容路今址。慈善社主要是一个处理埠上华人丧事的组织,目前主管该埠三个主要的华人墓山:即新巴务(老山)、砂巫路寿山亭(中山)与都莫洛山(新山),也是提供住宿及收留 年老无依的老者的福利所,为目前斯里阿曼及木中省唯一一个民办的孤老收留所。此外,该社于巫拉容路的社址也是成邦江华人社会目前唯一的公共殡仪馆,为各种信仰的华人提供殡仪场所。 慈善社的成立,取代了成立于1894年的成邦江顺兴公司所扮演的部分角色与功能,唯 此两个组织都是由同一班人士领导。根据巫拉容路慈善社社所张挂的照片,该社的重 要发起人是吴维姬,历年来其理事包括了:傅思文、傅木东、陈松财、郑炳岳、吴瑞 招、吴敬有、许广锡、陈孔洲(客籍)、郑趙钿、郑镇添、郑绍声、郑绍辉、郑为 贤、郑万智、曾余三、郭川中、郭永光、郭英瑜、沈时全等市区潮籍人士。1959年筹 建新社时,其他籍贯及地区的人士如刘孝升(福州)、何保兴(客籍)、庄楚(巫拉 容区/客籍),陈记乾(砂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