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he Life of Policarp Sim Cheng Mong

Image
1982年,我受砂拉越基金会遴选参与中学生交换计划,往北马受中学教育。 未启程前,被召集入住砂拉越基金会位于敦拉萨展览馆旁的宿舍。每天总一华裔长者来探望我们,看到大家对他的尊敬,我也跟着大家称他为Sir。 往后那7年的中学生交换计划生涯,往返砂拉越和半岛间,他都常常出现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较年长后,才知道他是一名退休教师,兼砂拉越基金会董事局成员(所以砂拉越基金会在1980年代就有华裔董事!),更是当时砂拉越公共服务理事会的副主席。 这本传记的出版可让我们认识这名非中文界的砂拉越教育工作者。他是一名受各族人民所敬佩的长者,不然就不会有人在他西去30年后为他立传。

My Journey

Image
  马来西亚前后,砂拉越有许多担任要职的华裔公务员。 他们在各公共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奠定独立初期砂拉越的和平与进步。 Paul Chieng即是其中一位。 *本书是从某校报销书堆中抢救出来

Koleksi Pantun

Image
  感谢 李襄王 赠送班顿一书。 相对于目前功利性的学习马来语,早年星马华社对马来语的学习是更认真和真实 。 很多上了年纪的华人,偶尔能相对班顿,但SPM国语科优等的年青人可以分不清班顿和沙扎。 Koleksi Pantun dan terjemahan bahasa Cinanya. Kesungguhan masyarakat Cina dalam pembelajaran bahasa Melayu pada kurun lepas tampak lebih bersungguh-sungguh dan mendekati kehidupan sebenar. Mereka mampu berbalas pantun dalam kesahajaan, berbanding generasi muda yang boleh mendapat A+ dalam Bahasa Melayu SPM tetapi sering tidak dapat membezakan pantun dan sajak.

"记忆的遗珠•••成邦江"

Image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邦江民间常对被荒废了的爱丽丝堡表示关切。大家认为该堡是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值得被维护保存。 各族群组织都持同样的主张,斯木省华总多次在其代表大会上通过提案,呼吁相关部门采取行动。时任砂拉越社会发展部部长的陈康南医生做了实地考察后宣布提升与维护计划。但,其旁边的梦娜美景园却领先在2009年建设。 堡的提升与维护计划终于在2013年开工,顺兴公会 Simanggang Soon Heng 有幸参与砂拉越遗产协会、马来西亚建筑师协会砂拉越分会、Lysaght有限公司、五脚基表演艺术坊及砂拉越博物院等单位在提升与维护工程期间进行了23个月的社区古迹醒觉计划-"记忆的遗珠•••成邦江",带领逾百名各族各年龄层民众共同体验古迹维护过程。 这本册子记录了这过程。那时年龄最小的参与者 Yong Zeg Goh 也上了中学,相信这计划为他们的成长岁月留下丰富多姿多彩的一页。 成为博物院后的堡在这10年里多次更换展览品,其中记录此计划的展示图也被移走,相信没有多少人记得 "记忆的遗珠•••成邦江"了,除了那些还有记忆的参与者。

砂拉越的绿化在发生了

  回教党干部已经入侵砂拉越联邦部门任要职,并通过各自职权进行宣教、设立回教党基设。例如砂拉越回教党一青年团要员目前在砂拉越州教育局任要职。 近年来,PASTI回教幼苗托儿所如雨后春笋在砂拉越各地创立。回教幼苗托儿所是回教党的外围组织,由回教党署理主席为首的公司营运。 陈超耀的谈话显然过于草率,且不贴切草根实情。这是砂拉越执政集团一直以来犯的错误。有一年州选竞选期,一些非政府把短波收音机送到内陆长屋,让他们每天收听自由砂拉越广播,结果动摇了当时国阵的铁票箱,而国阵行动室还吊儿郎当的。 所以,砂拉越的绿化不是迟早的事,而是在发生了.

一份原稿

Image
  当年把这份稿交给老田编的诗华日报言论版发表,结果老田来电说:暂不适合刊登。 我在2019年出版《鲁巴河畔读史札记》时就把此文收入,并写后记。 近日老田把其个人的藏书及一些文稿交给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蔡主任整理时,竟发现了我这份原稿。

父亲与巴士站

Image
我的父亲9岁开始打工,一直到62岁才退休。从咖啡店小工、杂货店店员、建筑工人、罗里司机到巴士司机等。 他是砂拉越第一间巴士公司-砂拉越运输有限公司成邦江分站开站时的首2名司机之一,与砂拉越第二任首席部长及人联党成邦江支部创党主席(后来联合政府的州议员)在该站同事过。 砂运是当年左派兼人联党重要领导田紹熙等创立的。动荡时期,白天是载客,夜晚是公开或地下干部的交通工具。 父亲在砂运工作38年,早年是司机,80年代后是工场管工,最后是查票员。 当查票员时,他的工作是于巴士站间在巴士上对核搭客的车票与票根。工作完成后就下车,在巴士站等上另一班巴士。所以对巴士站特有情怀,这是他日前在木中行政中心外巴士站摄的。 可惜目前砂拉越乡镇少有短程巴士川行,显示本地公共交通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