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 / 教科書是學校教育、課程與教學的核心,因此,有關课本的研究非常重要。课本深刻影响学生对个别科目的印象及学习态度。本文将以老课本《砂拉越简史》对比马来西亚华文国民型小学小现用《五年级历史》课本中的一些课文,就“究竟我们须要怎样的历史课本?”提出课堂实践者的观点,并尝试解读“为什么学生不爱学历史?”及“为什么考不好历史?” 这两道自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历史科必须及格为考取教育文凭( SPM )条件及小学四年级起必须读历史科后,常常被提起的问题。 《砂拉越简史》中文版由婆罗洲文化出版局于 1962 年 9 月出版,由朱洪声翻译 Vernon Mullen 的 The Story of Sarawa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 100 页,是砂拉越各华文小学在 1962-1970 年间所用历史课本。《五年级历史》中文版由何财发翻译自马拉西亚语的原著,国家语文出版局 2014 年出版, 162 页,通用于全马华小,出版初期引发错误争论,所以封底贴了一张双页 13 项的“修正部分”。 (一) 《砂拉越简史》第八章〈詹姆士布洛克 到达 砂拉越〉(页 47-51 页)用了 5 页来讲述詹姆士布洛克如何进入砂拉越,而《五年级历史》第 46 页用了一段 50 个字及 1 幅有 5 句对话的图片来描述〈詹姆斯布洛克在砂拉越的 殖民统治 〉。本文无意探讨“到达”和“殖民统治”,因为这两本课本是出自不同时代的 nationalism 上 [i] ,且让我们来阅读这两课课文,并想像教师们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 (《砂拉越简史》,页 47-51 ) (《五年级历史》,页 46 ) 不管你是属于哪个学派,历史的本质就是故事(以前的事, story ),并且是偏叙述的( narrative )。所以《砂拉越简史》尝试让学生知道谁是这起事件的主角?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入砂拉越?而当时的砂拉越又是怎样的?,还通过习题(页 51 )要学生描画“勤皇”号及扮演詹姆士布洛克与莫达哈心初次会见的情景。通过想像来体验过去,本就是是历史教育的目的与方法之一。《五年级历史》那 50 个字就只告诉学生,詹姆斯布洛克来了,平息动乱,成为拉惹,引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