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October, 2009

潮韵深深,乡情切切;韵深情切,潮乡行

Image
(我在华美乡的牌楼前,此乡居有沈吴孙三姓人士,其中沈姓为大族群)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是此次由砂州就大潮人社团联办的《马来西亚砂拉越潮人2005年寻根问祖朝乡团》咨询顾问兼诗巫潮州公会前主席陈鸿升在寻根问祖朝乡团特刊中所题的。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此行86名团员的心情。 此行结合了砂州十一省九大潮人社团及各地、各年龄阶层的潮人,最年长的是81岁,来自成邦江的谢悟贤及同样是81岁,出生自成邦江,现居于古晋的郭爱香。谢悟贤是在二战后南来,而郭爱香乃出生本地,其两人参与寻根问祖朝乡团的目的及感觉固然不同。但是,那些六、七及八字辈者的心情与目的更不同,祖乡对他们来说即遥远,但又是祖辈话语中的列常内容,很多人都想过去望一望,那祖辈早期离开而又忘不了的土地,去感染一下上一代祖辈或者圆不了的心愿,总算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吧。这就是此次寻根问祖朝乡团的组成。固然,对一些团员来说,他们可不是首一次过去,中国改革开放及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他们有者年年都过去,不过此次的规模与范围是不同的,它可说是砂州潮人大团结的一种体现。总之,对全体团员来说,寻根问祖朝乡团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其中鸿升先生题字中的亲与美当是最重要的了。 11月11日清晨,是寻根问祖朝乡团往祖乡前进的日子。我们分成两组,一组由美里出发,经亚庇,以广州白云机场为目的地。另一组古晋出发,到吉隆坡转机,同样的向广州白云机场前进。笔者与两位成邦江的乡亲,在11日凌晨1时30分就从成邦江专车往古晋,为了寻根问祖朝乡,睡眠对我们来说是次要了。兴奋的感觉,一路赶来是愈来愈深的。对笔者这个第四代的华族来说,感觉更是不同,因为这是我首次回去祖先的故乡。 下午2时,我们从古晋出发的这一组就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此机场去年才建峻。建筑模式与吉隆坡国际机场相似,唯其面积及气势比前者强多了。潮安县中国归国侨胞联合会主席温俊杰及其秘书,负责安排旅游行程的中国旅行社经理及2名导游小姐都在场候等我们的,这就是故乡情呀。但是,我们必须等待从美里出发那一组在3时30分抵达后,才共同向广州市前进,路程大约一小时半。他们准时抵达,我们就一同出机场,步出机场外头,我们就看到欢迎我们的大红布条,由中旅的导游小姐提着,那种感觉实实是故乡情的深与真。 4时正,我们分乘2辆公车往广州市,目的地是游览陈家祠。陈家祠是广东72县陈姓合族祠,它始建于清光绪16年(1890年)

买伊班字典记

Image
天猛公陈宗明想重版他1960年代在政治扣留所内编的砂拉越首本伊华字典,他想找一本最新的伊班字典来参考。他要我帮他买一本,我记得朱加基金会出版过一本,就帮他在古晋找。结果,我找遍古晋大多数的书店如:大众书局、Times、Mybook Store 、Sinar Suci、MPH都没有。MPH的伊班员工更告诉我,她不曾听说过有伊班字典,并说如果有的话,她会很高兴。 (天猛公陈宗明等编的伊华字典) 朋友建议我去一些老书店,如时达、青天找,结果还是没有。我想起砂拉越大厦的Belle书店有一柜本土书籍,我曾买了砂拉越马来人的故事Hikayat Panglima Nikosa及前州务秘书Abang Yusuf Puteh所写的马来人政治Malay Politic and Perabangan这两本本土论述。谁知赶到那儿,发现这书店已关闭了。真是难于置信,我在 伊班人的故乡竟找不到一本他们的字典! 这说明了,古晋没有间本土色彩的书店,那些连锁大书店只卖销畅书,那会卖冷门的小读者群书?就像我们在古晋也很难买到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出版的书籍,而这个本土组织已出版了60多种本土论述的书籍。 最后,还是上网搜一搜,终于找到 朱加基金会的网站 ,摇个电话去,才被告知,朱加大厦4楼该基金会办公室有卖那本字典,一本RM50。我摸上4楼,结果发现新天地,那儿还有个达雅文化基金会,更有达雅民俗与遗产展览馆。过去去朱加大厦,只知楼上有间大众书局,那知更高处还有个文化天地。这算是我找伊班字典的另项收获吧。喔,我终于成功买到一本伊班字典,是Vinson Sutlive 与 Joanne Sutlive在1994年所编写的。 (Vinson Sutlive 与 Joanne Sutlive所编的伊英字典) 大多数的砂拉越人都会说伊班话,字典对这些人来说可能是多余的。但是,如果一个外地人想买一本伊班字典,他一定会来砂拉越买,因为伊班人是这里最大的族群,伊班语也是当地中小学校的科目之一。但是,古晋的大书店都没卖伊班字典!(30-10-2009)

Temuai墓场

Temuai路,相信很多成邦江人都不知它在那儿。多年前,我协助地方政府中译成邦江市区道路名称时,把它译成“特母爱路”。这路牌就置于耀民企业及成华昌面包厂前,所以提成华昌面包厂,很多成邦江人都会知道,就在公司山(寿山亭华人墓山)对面。特母爱路就在砂巫路边,其处店屋后有座小山坡,山坡上是个小墓园,据说有50-60座墓茔。 这墓园毫无特色,也没有人打理,最近伊班社区领袖协会在Pemanca Samual Lawin的领导下邀请本区州议员兼州土地发展部助理部长Datuk Francis Harden在该处举行祭拜仪式,并计划在地方政府与国家园艺部门的协助下美化该墓园,设立纪念碑,纪念马印对抗时牺牲的伊班人。其计包括把墓园山坡脚低洼地填平,种植花草。这是一项有意义的计划,不仅增加市区的绿地,也能美化市容,提升成邦江的人文气息。一名华社社区领袖就想起也把马印对抗性时的华族牺牲者姓名也列在该纪念碑上,这是一项义举,我当然同意。 其实,Temuai墓园是个乱葬岡,除了葬一些住在附近的非主教徒(Anglican)的伊班人外,也是1950-60年代成邦江医院埋葬无人认领尸体的地方,所以很多墓茔都没有墓碑。据说,如果尸体还未腐臭,当时的医院人员会把尸体放在脚车上,然后一个人推或踏着脚车运到该处处理。如果,尸体已经腐臭,他们会两人平行(不敢一前一后)用担子抬着尸体走约1公里路,送到该处埋葬。所以,这里有着各种族先人的墓茔。那些马印对抗时牺牲者的遗体,如果没送到医院来,多就地埋葬,不会送到Temuai来。把马印对抗时牺牲者纪念碑设立在这个墓园,虽不显示真实的过去,但也不会歪曲历史。 对于墓园的设计,我建议负责单位,不要把低洼地填平,而是把它造成一个湖,这不仅配合美化的条件,也符合史实。该低洼地原是Stawang河的源头,1950-60年代是附近居民洗涤的场地。这条河的河口,目前已被盖顶,不成河了。河流已中断,连水沟的样子也看不到,是成邦江市区数条消失了的小河之一。 我认为,这个美化计划是深具意义的。它不仅能把历史及社区的共同记忆融合其中,更由社区提起建设,我们期待它的实现,成为成邦江其他公园发展的先驱与典范。(29-10-2009)

916成为公假的意义

Image
大马第6任首相终于宣布2010年起,916将成为成为公假,让全马公民欢庆马来西亚成立日,真正贯彻一个马来西亚精神。很多人都欢迎这个宣布,更有很多人抱着多一天假期的心态迎接这个宣布。如果政府还是没全面贯彻一个马来西亚精神,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减低半岛与沙砂二州的发展鸿沟,对我来说这个宣布的意义不大。 半岛人对他们的公路、南北大道虽还有怨言,但是对一个砂州人来说,他们的泛婆大道却达不到南北大道一半的水平。每当联邦教育部官员到沙砂执行任务或收集资料时,他们都万万没想到有些学校要三四天的路程才能抵达,老师一个月可能才从森林里出来一次。 我想改善这些更能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我们更不须过两个国庆才能显示国家有进步。 2003年,我写了对916的看法。今天, 916虽然将是公假,但6年前的描述看来还是不变,附录该文于下: 每逢国庆思916 (采自: 自由媒体 , 2003年08月18日 ) 八月份是大马人“爱国”的月份,因为我国的国庆日就落在该月的最后一天,每一年的这一个月份,我们都为爱国活动而热闹、忙碌。但是,很少人会记得40年前的9月16日,虽然在那一天一个新的国家就在地球上诞生,它就是马来西亚。它虽然是旧马来亚联合邦的扩大与延续,但马来西亚与马来亚是存有本质上的不同。马来西亚的社会比马来亚更多元,其文化与种族结构也有异于马来亚。砂拉越的48种土著就令这新成立的国家不得不拥有新的轮廓,但是这些差异却往往得不到肯定。 联合邦的领导人纷纷想把他们习惯了的模式套用在这一个新国家中,结果,新伙伴的声音就被刻意淹没了。所以我们就常常听到砂拉越与沙巴是在1963年9月16日“加入”马来西亚,而事实上在1963年9月16日前,马来西亚是不存在的,那时的砂、沙与新加坡如何“加入”? “加入”就必须入乡随俗,不可喧宾夺主,有失礼仪!所以,砂、沙就在这样的情况与模式下渡过了他们独立的日子。他们感恩于马来西亚,因为马来西亚使他们“脱离”殖民时代。他们虽有20条款的保障,但却常常感到不被重视。 到底砂、沙两州是否真的“加入”马来西亚?笔者认为这一个问题该得到更合理的处理。砂、沙两州、新加坡是与马来亚联合邦共同成立马来西亚。因为没有他们,马来西亚是形不成的。只有每个人有这样的观念,这两州才拥有更合理的地位。 每一年8月31日,马来西亚举国上下欢庆国庆日。立国以来,我们都惯例的以马来亚联合邦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