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韵深深,乡情切切;韵深情切,潮乡行


(我在华美乡的牌楼前,此乡居有沈吴孙三姓人士,其中沈姓为大族群)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这是此次由砂州就大潮人社团联办的《马来西亚砂拉越潮人2005年寻根问祖朝乡团》咨询顾问兼诗巫潮州公会前主席陈鸿升在寻根问祖朝乡团特刊中所题的。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此行86名团员的心情。

此行结合了砂州十一省九大潮人社团及各地、各年龄阶层的潮人,最年长的是81岁,来自成邦江的谢悟贤及同样是81岁,出生自成邦江,现居于古晋的郭爱香。谢悟贤是在二战后南来,而郭爱香乃出生本地,其两人参与寻根问祖朝乡团的目的及感觉固然不同。但是,那些六、七及八字辈者的心情与目的更不同,祖乡对他们来说即遥远,但又是祖辈话语中的列常内容,很多人都想过去望一望,那祖辈早期离开而又忘不了的土地,去感染一下上一代祖辈或者圆不了的心愿,总算也是一种孝道的体现吧。这就是此次寻根问祖朝乡团的组成。固然,对一些团员来说,他们可不是首一次过去,中国改革开放及对外开放二十多年来,他们有者年年都过去,不过此次的规模与范围是不同的,它可说是砂州潮人大团结的一种体现。总之,对全体团员来说,寻根问祖朝乡团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其中鸿升先生题字中的亲与美当是最重要的了。

11月11日清晨,是寻根问祖朝乡团往祖乡前进的日子。我们分成两组,一组由美里出发,经亚庇,以广州白云机场为目的地。另一组古晋出发,到吉隆坡转机,同样的向广州白云机场前进。笔者与两位成邦江的乡亲,在11日凌晨1时30分就从成邦江专车往古晋,为了寻根问祖朝乡,睡眠对我们来说是次要了。兴奋的感觉,一路赶来是愈来愈深的。对笔者这个第四代的华族来说,感觉更是不同,因为这是我首次回去祖先的故乡。

下午2时,我们从古晋出发的这一组就抵达广州白云机场,此机场去年才建峻。建筑模式与吉隆坡国际机场相似,唯其面积及气势比前者强多了。潮安县中国归国侨胞联合会主席温俊杰及其秘书,负责安排旅游行程的中国旅行社经理及2名导游小姐都在场候等我们的,这就是故乡情呀。但是,我们必须等待从美里出发那一组在3时30分抵达后,才共同向广州市前进,路程大约一小时半。他们准时抵达,我们就一同出机场,步出机场外头,我们就看到欢迎我们的大红布条,由中旅的导游小姐提着,那种感觉实实是故乡情的深与真。

4时正,我们分乘2辆公车往广州市,目的地是游览陈家祠。陈家祠是广东72县陈姓合族祠,它始建于清光绪16年(1890年),也作书院用。吉隆坡的陈氏书院就是依此院的建筑模式而建的。一路上,我们观察与感叹广州的发展与建设,在短短二十多年就达到此可观的水平,可惜的是每一个发展的城市都面对同样的问题,就是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交通规划成为了城市发展中常常不完美的一环,广州市也面对这问题,交通阻塞使我们在5时30分才抵达陈家祠,这刚好是家祠的关闭时间,我们唯有在车上转了家祠一圈,然后在家祠篱外拍照。

陈家祠的面积13200平方米,主体建筑呈正方形,平面3路3进、9厅9院,以聚贤堂为中心。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院。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之国,处处都是几百或上千年的建筑群,而且是受到很好的保护;反观,我们却往往为了上百年建筑物的维护而屈服于发展。这景点虽非潮人所有,但其中所呈现的即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孝道与饮水思源的素质。家祠、宗祠的建筑与修建往往是由成功了或发达的族人或子孙所推动,它表示了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

参观了第一个景点,我们往入住的富丽华大酒店前进,此酒店座落于珠江岸,从这可望及珠江的景色及广州市部分建设。晚餐后,安排的是乘游艇夜游珠江。往游艇渡头的一路上,我们看到横贯珠江的多条大桥,导游也跟我们介绍珠江岸的多个渡头。其中,天字码头乃林则徐之官渡。这更令我们思起清末那位伟大的反烟官员,也想起鸦片在前世纪末及上世纪初对我们这民族的伤害,也提醒我们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的可怕。在海豚一号的游艇上,讲解员向游客们讲解珠江的景色及建设。不过,赶路了一整天的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珠江两岸的美丽景色。登上游艇的露天顶层,我们除了可看到广州市的夜景,珠江各桥的宏伟,敏感的我更在凉风习习的珠江中察觉到发展的不衡点。这里的天空,就如很多发展中的大城市般,嫌朦了些;空气中的粒子多了吧。2个小时的珠江夜游,很快就过去了。大多数团员就回酒店休息,大家都不游走广州市了,因为回程我们会在广州再过一夜,况且,次日有一天的路要赶,就是往潮安县的县府-庵埠。毕竟,广州只是寻根问祖朝乡团切入祖乡的过站,寻根问祖朝乡团过去祖先们也不从此离国。

12日清晨7时40分,我们准时用早餐,然后8时30分启程。这个时间是我们在祖乡这几天的列常。我们采用深汕大道北上,大约是436公里,历时7个小时。一路上,导游小姐除沿途讲解外,也为我们这些番客说潮汕文化,唱潮州小曲,可说是为我们恶补潮州文化课,免让这些寻根问祖朝乡团团员在祖乡人、祖先前失态。中午前,我们经过广惠高速,就是广州通往惠来的高速公路。这高速是私资建设的,香港杰出潮人李嘉诚有参与建设。这是另一种饮水思源的体现,14日将访问与交流的汕头大学便是嘉诚先生回馈祖乡的另一个例子,寻根问祖朝乡团的团员们务须向李乡贤学习。

中午12时30分,我们在后门饭店用餐,然后继续向庵埠前进。下午2时45分,我们经过普惠高速,这时大道双边换了情景,我们看到了收割中的田园及改建中的旧屋。明显的,我们到来农村地带,与之前的工业及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对比。4时正,我们经长3公里岩石大桥,到达汕头新区。从这长达公里的大桥望去汕头,我想我阿嬷80多年在汕头海港乘红头船带着一男一女南来时万万想不到那小城会成为今日的大都市及中国南部的经济发展脉点。汕头是由三山一水护着,我们2天后回头来会在这过两夜。

我们的目的地-庵埠位于韩江西溪边,紧靠济河。这里古称龙溪都,北宋时还是滨海地方。当时,韩江三角洲上的中部低地平原区已经形成,这个区域,以沿现庵埠——程洋岗——东陇一线为分界。这一线就是当时的海岸线,而上述这几个地方,就是当时韩江西溪、东溪和北溪的出海口,因而也就成为潮州的主要海港。

宋徽宗(赵佶)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期间,开始有郭姓来庵埠定居,创立郭陇乡。随后杨、陈、王等诸姓也来此定居。到了南宋淳熙年间,已经创立了不少乡寨,那时这里尚属海滨,海水延伸至桑浦山脚,在浮聚成陆的地方,高处为埠,低处为陇,周围各乡以定居者代族为名。称薛陇、刘陇、庄陇、马陇等等,后来经济发展了,各乡集中在黄陇集市,该处有一白云古庵埠,故名为庵。那时已有海船在此停泊,从湖头至水吼桥一带,均是泊船的处所,有咸鱼踏头、盐踏头等古代码头旧迹。但集市却在庵埠,在湖头附近现已成为低洼田的地里。曾发掘出埋在泥里的古船、古钱和茶叶的残渣。《潮州府志》说:“庵埠集百货之舟,如蜂屯蚁聚”到了宋代末年,庵埠以南的海滩也已成陆。成为浦盐场。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四年(公元1220年),潮州水军移驻浦场“以扼海道”,就是控制进出庵埠的海船航道。直至明代,庵埠湖头乡附近还有造船厂,为府宪建造兵船。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统一了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停止海禁。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即开海贸易的第二年,清廷宣布广东的广州、江苏的松江、浙江的宁波、福建的泉州为对外贸易港口,同时设粤、江、浙、闽等四个海关。粤海关成立后,在广东沿海设了7个总口,潮州府属的海关总口设在庵埠,它是集行政、防卫、关税于一体的管理机构。乾隆十五年(1750年)六月,粤海关监督派员驻管潮海关总口,潮汕各地陆续设立关口征收关税。至今庵埠仍保存着雍正八年(1730年)设立的“庵埠海关地界”石碑。

海阳县庵埠,“在郡城(潮州)南六十里,地当海、澄交界,实海、揭、潮、澄四县之通市,商贾辐辏,水陆交通”。有梅溪直通沙汕头而出外海。乾隆年间这里成为一大港市。“海(阳)、潮(阳)、揭(阳)、澄(海)四邑商贾辐辏,海船云集,逐日市”当时潮州、樟林、东陇等处货物均“来在梅溪”,汕头及别埠货物米谷也“兼时来庵”。港内各乡驳船、挑夫云集,船载肩挑,分运“内洋乡村”。庵埠港到了清代前期,在庵埠港内停泊并征税的商货船有:往上海黄白糖船,往潮阳木排,往琼州铁锅船,往达濠、蓬州、浦装零星木头的货船,还有出口和进口装豆麦各货的福建东都船。此外,还有往潮阳各地渡船、往潮揭小货船、纲桩船等。可见庵埠港是颇具规模的。然而,从道光末年始,庵埠所处的韩江下游双溪口一带,淤积日渐严重。经多次疏浚,屡浚屡塞。庵埠的地理优势,逐渐丧失。位于20余里外的沙汕头(今汕头)便代之而起。(资料来源:http://www.csfqw.com/ReadNews.asp?NewsID=1238

4时50分,我们经庵埠县政府办公大厦及陈鸿升先生于1990年代所建的鸿图大厦,这两座相对面的大厦燃放鞭炮迎接寻根问祖朝乡团,有些人感动得落泪了。故乡人,就是如斯的亲!我们的首个目的地是雅士利集团。雅士利集团创办于1983年,是一家知名度高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全面导入CIS和5S管理模式,通过ISO9001及HACCP等国际先进管理体系的认证,专业从事食品的研究、开放、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奶粉、麦片、豆奶、米粉、凉果等五系列200多个品种,其产品畅销中外。对我,雅士利集团屋顶的「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资产」及其入门大厅的「我们努力追求进步」的大标语是最具意义与感人的。

庵埠安南大酒店是我们寻根问祖朝乡团第二夜的落脚处。6时40分,潮安县人民政府的设宴招待我们。出席者除潮安归国侨胞联合会的领导外,该县各政府单位长官都出席了这项宴会。会上潮安归国侨胞联合会主席温俊杰向大家介绍中国方面的领导,而寻根问祖朝乡团筹委会秘书沈汉忠则介绍了本团顾问团及筹委们。潮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炫秋首先向大家讲话,并报告潮安县的各项发展及建设重点。

他表示:『潮安县位于广东省东部,地处韩江中下游,韩江贯穿全县南北96公里,南连汕头经济特区,县城距汕头港、汕头机场各10多公里,处于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的“金三角”地带。属亚热带地区,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四季常青,全年日平均气温21.4℃。全县辖18个镇和1个国营林场,设置461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238.77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31.3万亩,山地、丘陵面积110万亩,2003年末人口107.65万人。潮安是著名侨乡,旅居海外的潮安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0万人。

潮安县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1673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与原潮州市(现在的潮州市区)几经分合,几度改称。1991年12月,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潮安县恢复建制,县城设于庵埠镇。

恢复建制以来,潮安县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全国农村改厕普及县、全国电气化县、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近期目标达标县等称号,耕地保护、造林绿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环境保护“一控双达标”工作顺利通过省验收达标,万峰林场 及梅林湖海蚀地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省级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全县国民经济增长加快,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十五计划有效实施。2004年,全县实现GDP10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工业总产值达到217.71亿元,比增13.5%,全县工商税收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了5.31亿元,比上年增收1.22亿元,增幅达29.81%,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

潮安县致力于改善投资硬环境,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至2003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达105.39亿元。其中,共投入交通、能源、水利等设施和县城配套建设资金58.03亿元。县城中心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批机关办公、道路、商住、学校、书店、通信、能源等设施相继建成,金阳、彩文、新禧、安盛等一批较上档次的住宅小区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县城新区的办公、生活条件。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交通十分便利,广梅汕铁路贯穿西南部,并在县城庵埠镇设立客货站场。汕汾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汕揭、潮揭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与潮汕公路、安黄公路等三条出口公路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全县实现了县通镇道路硬底水泥化和“村村通”目标,共建成上等级公路662.84公里。供电设施较为齐备,能源充足,年供电量达到10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功能较大范围地得到了改善。电信邮政设施、电子信息网络建设力度加大,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目标,移动电话业务发展迅猛,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回忆,已先后建成了县政府、彩塘镇政府、凤凰镇政府、金石镇政府、庵埠镇政府、赤凤镇政府、古巷镇政府、浮洋镇政府等8个公众网及潮安支柱产业网。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两项整治工作,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如转,社会较为稳定;环境质量逐步改善;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得到增强,投资环境日臻完善。』

目前潮安县的主要工业为:陶瓷、服装、五金不锈钢、印刷包装、食品、皮朔鞋业、茶叶加工及花卉种植业。他欢迎侨胞们过去共同参与祖乡经济发展与建设祖乡。

寻根问祖朝乡团团长沈茂丰代表大伙儿讲话。他感谢祖乡各造的安排与热情,使这一行能在短时间内成行。对于祖乡及中国的辉煌发展,他表示赞赏中国国家领导的英明与能干。他希望这一行能为砂州潮人及祖乡带来教育领域的共识,为未来的合作奠下基石,把乡亲转化为人才的培育,为祖乡及砂州潮人的人力资源提供发展的空间。

会上,潮安县潮剧团也受邀呈献潮曲清唱演出,演唱的潮曲包括了告亲夫、四郎探亲、井边会、回书等等名曲。同时,该团也赠送潮曲剧谱于寻根问祖朝乡团,为海外潮剧发展开路。此高水准的演出让很多与行的砂州潮人对潮曲另眼相看,并激起他们对乡韵的兴趣,为寻根问祖朝乡团的另一收获。事实上,决大多数的寻根问祖朝乡团团员都听无潮曲、看无潮剧,这是一件遗憾。潮汕文化中这块宝是须要与值得我们去发掘与学习,并给予新颖的意义及生命的。笔者认为,潮剧中的人文价值及道德观是有助净化我们这一个时代。

为了推广及弘扬潮汕文化,潮安县政府特赠送砂州九大潮人社团由中国中央电视台编导的潮汕文化DVD及潮安政府编版的潮汕风光VCD各一套,而寻根问祖朝乡团则赠送砂州旅游配套资料及古晋砂拉越河景色大图片于祖乡政府领导,这总算为推广砂州旅游业出了绵力,也为马中文化交流及经济发展提供一手的资料。潮安县政府各单位领导也受赠锦旗,以示乡谊之情及感谢之意。

九点正,晚宴结束。另一场文化餐飨则正式开始。祖乡政府领导邀请潮安县潮剧团团长郑老师为团员主讲潮州文化。郑老师从人类文化的蕴生,谈论到中华文化的形成、姓氏的来源及潮汕文化的产生,让与会者得益不浅,实践了我们寻根问祖朝乡的目的。10时30分讲座会结束,但大家还不愿回房休息。大伙儿三两一群走在庵埠的夜街上,体验潮安县城的夜间生态,总算是缅怀祖先的一种方式吧。街边的煮炒小店都成为大家的焦点,大家或饮茶、喝粥、配卤味,一切都非常香美。因为,美的不只是故乡水,故乡的小食更好吃。间中,大家也谈论着早间晚宴的菜色,好多潮州菜色,我们砂州潮人是吃不到的。海参文赤豆、芋头及番薯糕烧成的金银条、菜果等等果都成为大家津津有味的话题,食物乃一种族群的文化,潮汕菜色的幼秀及淡鲜表现的岂非我们潮人的特色?

13日,7时40分早餐。用得当然是咱们潮人的白粥、果、杂咸、油条等,然后我们就向潮州市前进。路程45分钟,一路上,我想起了苏六娘中秀才与乳娘阿尼往潮州迎娶苏六娘的对话。那韩江、汉祠、韩桥都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潮州名胜。其实,苏六娘剧中这一段落,其意就是为了介绍潮州的优美景色,这也是潮剧的高明之处。潮州市地处粤东,位于韩江中下游,毗邻福建省和汕头、揭阳、梅州市。现辖潮安县、饶平县和湘桥区、枫溪区管委。总面积3641平方公里,人口230多万,旅外人口逾200万人,是著名侨乡。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建立海阳县以来,潮州历代都是郡、州、路、府的治所,系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有岭东首邑、海滨邹鲁之美誉。1986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12月,升格为市并扩大区域,成为南海滨上发展的明珠。

9时45分,我们就到达了潮州府城,在开元寺前的广场下车,准备乘人力三轮车游甲第巷(状元街)。往潮州市的路上,我们经过枫溪中国瓷都陈列馆及长长直直的太平路,瓷都陈列馆我们午后会去参观。很多人都打好主意晚间要到那街消费一番,赏一赏祖乡的物件。潮州府城共有1761架有牌人力三轮车,其中的40多架,该天就载着我们游潮州古城。甲第巷是古代朝廷官员的故居,一路走过我们看到「大夫第」、「状元府」、「郎中第」、「进士府」、「资政第」等匾额,其建筑都充分表示了书香的气味及潮人的幼秀。三轮车把我们载过拥有18个亭的太平路,我的三轮车夫指着路边一个井说这清代的古井仍然保留至今,祖乡人这种对古迹的认真令我等敬佩。


三轮经过下北门,再到来广济门,就到了广济楼-我们集合的地方。广济楼位于城东韩江边,俗称东门上楼,潮州府城主要门户之一,在古府城墙上地众多城楼中广济门城楼最为壮丽。广济门城楼原称“广济楼”,也称“韩江楼”,民间俗称“东门楼”,是原潮州古城七门中最巍峨壮观的一座。同时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标志,又是潮州市北堤城堤的重要关闸。

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重修。

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中开,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面为木石柱相衔接支撑 ,并跨出城墙外,成为骑楼。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雕栏画栋,四面环窗,飞阁流丹,巍峨壮观。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如遇夏秋,水涨潮急,舟帆点点,随波而下。时见江涛拍墩,时见浪花溅岸,画意诗情,殊足欣赏。楼内有联云:“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正是这一景观的大写意。暮春三月,登楼眺望,韩江水涨,江面开阔,长桥卧波,烟波浩渺,笔峰如画,行船如梭,别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内八景有“东楼观潮”之胜。 1989年,广济门城楼被广东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来源:http://www.csfqw.com/ReadNews.asp?NewsID=3363

我们的重点本然是湘子桥,因为广东民谣有道:「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这"潮",指的是潮州;这"桥",说的便是广济桥。 但是这一次,我们只能遥望湘子桥,因为它正在维修中。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在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居闽、粤交通要律,以"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等同居中国名桥之列,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开合式桥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江古无桥。《潮州三阳志•桥道》栽:"由东以入广者,至潮有一江之阻。沙平水落,一苇可航;雨积江涨,则波急而岸远。老于操舟者且自恐,阅一日不能四五济,来往者两病之。"为渡江,人们往往"日夜野宿,以伺其便"。可见无桥之苦,摆渡之难。
  
宋乾道七年(1171),潮州太守曾汪"乃造舟为梁,八十有六,以接江之东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绳其势、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济桥"。这便是最早的广济桥。
  
康济桥经越3年,于淳熙元年(1174)夏,被无情的洪水冲毁。继任的太守常祎重修之,并将浮舟增至106只,使"舳舻编连,龙卧虹跨",十分壮观。桥成尚有余资,"遂创杰阁于西岸,以镇江流,名曰仰韩"。其实,这个"杰阁"就是西岸的第一墩。它的创建,拉开了从两岸向江心筑墩架梁的旷日持久工程的帷幕。西岸桥墩从淳熙元年至绍定二年(1228),历54年间由朱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诸太守相继完成桥墩10座。又以丁允元筑墩最多,功绩最著,西桥因此而称"丁侯桥"。东桥以绍熙五年(1194太守沈宗禹"蟠石东岸"筑"盖秀亭"为始,经陈宏规、林山票、林会诸公筑建,至开禧元年(1205),共筑成桥墩13座,命桥名为"济川"。开庆元年(1259),太守林光世"造新舟二十四,铁缆七十丈,从旁翼而贯之"。至此,全桥格局始定。

此后,该桥亦兴亦废,时毁时修,风风雨雨又经理了二百多年,至明中叶才迎来了它最辉煌灿烂的时期。
  
明宣德十年(1435),桥又一次被洪水毁坏。知府王源"以修桥为己任,捐俸倡之,所部撩属及富家巨室,皆争先恐后。于是,购木石,募工佣,凡墩之颓毁者补之,石梁中断者易之"。完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统一全桥名称曰:广济桥。桥成后,"立亭屋百二十六间",,又在桥墩上修筑"广济桥廿四楼",使广济桥的华丽称甲一方,令邦人李龄发出了"吾潮胜状在于广济一桥"的赞叹!
  
正德八年(1513),广济桥遭台风破坏,知府谭伦"继修如制",复增一墩一楼,减去福州6只,遂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此后,广济桥又屡有兴废,历经沧桑,但基本格局没大的变化。直到1958年,因国道交通的需要,将中断浮桥拆除,改为三孔钢桁架及两个高桩乘台式桥梁,并对所有石墩进行了加固补强。1988年,广济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济桥结构奇特,形式殊异,华彩夺目,不愧为潮州名城的表征,不愧为 我国桥梁史上的特例,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三个:
 
第一、"十八梭船廿四洲"
  梁舟结合,刚柔相济,有动有静,有起伏有变化,是广济桥的一大特色。其东、西段是重瓴联阁、联芳济美的梁桥,中间是"舳舻编连,龙卧虹跨"的浮桥。这简直是一道妙不可言的风景线。清乾隆间有诗赞道:"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湘桥春涨"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从结构上说,梁舟结合,实开世界上启闭式桥梁之先河。启闭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航、排洪,正如《粤襄》记载:"潮州东门外济川桥••••••晨夕来年感开,以通舟楫。"而每当韩江发洪水,又可解开浮桥,让汹涌澎湃的洪流倾泻。还有关卡的作用,"郡县以广济桥为盐船所必经,乃始榷取盐税"。后来,上级甚至派人与潮州府共管,方志有载:"清雍正三年(1725),由盐运同驻潮州与知府分管桥务,东岸属运同擎放引盐,西岸属潮州府稽查关税。"
  
第二、"廿四楼台廿四样"
  广济桥草创阶段,便有筑亭、"覆华屋"于桥墩上的举措,并冠以"冰壶"、"玉鉴"、"盖秀"等美称。明宣德年间,知府王源除了在500多米长的桥上建造百二十六间亭屋之外,还在各个桥墩上修筑楼台,并分别以奇观、广济、凌霄、凳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涉川、右通、左达、济川、云蘅、冰壶、小蓬莱、凤鳞州、摘星、凌波、飞虹、观滟、浥翠、澄鉴、升仙、仰韩为名。至此,桥楼之设,乃造其极。诚如明代李龄在《广济桥赋》中所云:"方丈一楼、十丈一阁,华棁彤撩,雕榜金桷,曲栏横槛,丹漆黝垩,鳞瓦参差,檐牙高啄•••••"古代岭南风雨桥是常见的,但规模如此之大,形式如此之多,装饰如此之美,确实是世罕其匹。
  
第三、"一里长桥一里市"
  广济桥是"全粤东境,闽、粤、豫、章,经深接壤"的枢纽所在,桥上又有众多的楼台,因此。很快便成为交通、贸易的中心,成为热闹非凡的桥市。天刚破晓,江雾尚未散尽,桥上已是"人语乱鱼床"了。待到晨曦初露,店铺竟先开启,茶亭酒肆,各色旗幡迎风招展,凳桥者抱布贸丝,问卦占卜,摩肩接踵,车水马龙,正如李龄《广济桥赋》所描写的:"若夫殷雷动地,轮蹄轰也;怒风播浪,行人声也;浮云翳日,扬沙尘也;响遏行云,声振林木,游人歌而驿客吟也;凤啸高冈,龙吟瘴海,士女嬉而萧鼓鸣也;楼台动摇,云影散乱,冲风起而波浪惊也•••••• "活脱脱地就像一幅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无怪乎,游客会闹出了"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话。
  
广济桥的夜色又别有一番情趣:"吹角城头新月白,卖鱼市上晚灯红。猜拳蛋艇犹呼酒,挂席盐船恰驶风。"明月初上的广济桥,酒肆中灯笼高悬,蛋艇里猜拳行令,妓蓬中丝竹细语,真是"万家连一溪横,深夜如闻鼙舸鼓鸣",待到"遥指渔灯相照静",以是"海氛远去正三更"。

经历八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广济桥,虽已失去昔日的华丽英姿,但至今风骨犹存。人们坚信,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今天,广济桥重著风华的时日将不会是太远的了。(资料来源:http://www.csfqw.com/ReadNews.asp?NewsID=1036

湘子桥不仅是交通重道,它与城门楼一样扮演治洪的功能。从前,湘子桥东头有石刻 “洪水止此”四字,传说是韩湘写的。康熙二十四年修桥时除去此碑,雍正年间代理知府张云浦借“韩湘子”之名扶乩,重刻“洪水止此”碑,并建湘子庙于桥上。后人就习称这桥为湘子桥。“湘子桥”名字很美,有古味,有神仙味,慢慢被人们接受了,“广济桥”反而很少提及了。桥的建成,据说是托名神仙之力,但其实是古代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结晶;亦见工程之艰巨,殆非人力所能为。至于帮助建桥的“神仙“,究是湘水之神,是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还是韩愈的侄孙韩湘,就大可不必去深究了。

潮汕文化的发展与韩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韩文公或韩主在那短短的八个月的任期中所做的改变对潮汕影响万古。我们当要巡朝为纪念韩主祭鳄而建的祭鳄台,此台建于韩江岸,峻于1987年。我们的车就循滨江长廊开往祭鳄台。从祭鳄台望去就是潮州山水的壮观了。韩愈在祭文曰:“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祭鳄鱼文既是号召潮州人民驱杀鳄鱼的动员令,又是向当时任意掠夺民财,致使民怨沸腾的酷吏豪霸发出的警告,勒令他们改邪归正,否则严惩不贷。驱鳄与整顿吏治,给人民带来了福音。这是韩愈智慧所在,而得潮人崇敬处。

午餐前,我们抵达潮州四大名寺之一的开元寺。潮州俗语有道:阔过开元。其意即很广阔,这表示开元寺是间很大很大的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的开元镇国禅寺,创自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相传先名荔峰寺,是潮汕规模与影响最大的古刹,昔为城内八景之一“古刹梵唱”,并与潮阳灵山寺、揭阳双峰寺合称“潮州三大丛林”。“文革”后,在李嘉城、庄静庵、释定因、谢慧如等海内外檀越捐资下,全面重修。199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9日与灵山寺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6月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及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两次重修记中,皆有“荔峰门”之名。又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潮州知府周硕勋题大殿楹联有“荔峤”之句,信知“荔峰”之名,确有来历。今全省之“开元寺”,皆已淹没无遗,惟潮之“开元”,历千余年而硕果仅存,于今弥见可贵。元称:“开元万寿禅寺”,见元泰定帝泰定二年(1325)大殿内大石香炉刻文。又称“开元禅寺”,见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寺铜云版铸文。明称“开元镇国禅寺”,见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大鉎磬铸文。又称“镇国开元禅元”,见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刘兴学《开元寺重修碑记》。明末加额“万寿宫”,“文革”间被毁。清代迄今,“开元寺”与“开元镇国禅寺”两名随用。

相传该寺地广百亩,据明嘉靖《潮州府志.卷八.杂志.寺观》载“开元寺地基二百二十二丈六尺。”嗣经历代沧桑侵蚀,如寺后花园地方,改作余檀越祠(即后巷余家祠);光绪末年,寺右之退隐住持静室及菜园,被占为茶阳书院(即大埔书院);解放后,寺东地方作为市场、电影院;“文革”间,藏经楼、后花园被占为印刷厂车间等,现存仅约20余亩。

坐东北向西南,今总建筑面积逾1.3万平方米。建置现状分中、东、西三路叙述之。

(一)中路:照墙、寺门、天王殿、丹墀、月台、东西两郎、大雄宝殿、藏经楼;
(二)东路:诸天阁、钟楼、地藏阁、客堂、实兰若、慧业堂、云水堂、不俗精舍、香积厨、伽蓝殿;
(三)西路:方丈、观音阁、祖堂、十方堂、六祖堂、初祖堂、崇行堂、五观堂、药王殿、岭东佛学院教学楼、玉佛楼、大悲殿、塔、明代塔墓、清代塔墓、南门外普同塔、萌芦山普同塔。

寺居城之中心,古名甘露坊,清代名仁贤坊,面正南前为开元路(古名开元街),后为西马路(古名开元名巷),左为太平路(古名大街),右为义安路(古名新街头),远眺凤台而回顾金山,笔岭东峙而湖山西秀。(资料来源:http://www.csfqw.com/ReadNews.asp?NewsID=3361

午餐就在开元寺前的名城美食府用,桌中当少不了卤鹅,在祖乡,我们天天都吃鹅,而鹅体中鹅肠是最珍贵的。此时,潮州正胜产钱葱(马蹄)、橄榄,饭后每人都人手一袋削好的钱葱及青橄榄。青橄榄及以其制成的黑橄榄菜都是潮人所最爱,团员们买了就盘算着如何带回青橄榄,熬煮黑橄榄菜。

午餐后入住汇桥大酒店,等着下午参观四个与潮汕文化关系密切的景点。下午2时45分,我们来到了位于枫溪陶瓷城的中国瓷都陈列馆。陈列馆分五个展区,即:历史陶瓷展区、获奖作品展区、日用陶瓷展区、工艺美术展区及卫生洁具展区,展厅面积3800平方米,展示陶瓷精品达6000多件。其中精品包括了邓小平代表中国赠送给朝鲜金日成主席的国礼瓷-《友谊》通花瓶、载入世界基尼斯记录的大型浮雕瓷壁画《清明上河图》、目前世界最大瓷挂盘和世界最高的青花九龙瓶、神韵独特,为世界最小的手拉朱泥壶、轰动星洲的大型通花屏风《双龙戏珠》等等。红楼梦中的百女图、韩主的祭鳄文也都成为这些陶瓷作品的内容,此工艺品无非又是另一种弘扬中华文化的媒体了。

潮州陶瓷工艺乃是一项拥有6000多年历史的民族工艺,马来西亚怡保的陶瓷工业即由潮人主要经营,为霹呖州除锡矿外的一项主要经济活动。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潮州陶瓷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潮州陶瓷的代表又是枫溪的陶瓷。1957年原枫溪陈桥村发现了贝丘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1974年以来在潮安的归湖、铁铺、饶平的浮滨出土了商周时期的陶器,造型巨大,硬度高,有的施上了薄釉。两晋南北朝时期,据出土文物考证,原潮州府已出现了原始青瓷,揭阳的仙桥、潮阳的铜孟,都有青釉的壶、碗出土。1982年,潮安归湖也有青釉器皿出土。唐宋期间,潮州已能生产精美的瓷器。宋代,是潮州陶瓷的鼎盛时期。陶瓷窑场一笔架山(百窑村)为中心,其渐毁后,枫溪即成为中心。

枫溪陶瓷常有名师名作闻名于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盛誉,是世界工艺陶瓷及工艺化日用陶瓷的最大生产基地。据统计,2003年,枫溪区人民的均GDP为2.2万人民币,均纳税额达2000人民币,这可显示陶瓷工业为该区人民带来的高经济利润。

总之,枫溪中国瓷都陈列馆所展示的正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品,相较于那些以货柜式被带到世界各地贩卖的陶瓷作品,枫溪所展示的不愧是精品,令我们海外潮人大开眼届,更感叹中华民族的艺术精致。

韩愈治潮,用现在的话语可说是那南蛮的潮人文化的转变点。查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皇帝而被贬为潮州刺史。他在潮州只是短短八个月,但对潮汕文化的发展,潮汕人精神品格的培育带来深远的影响。潮汕人对韩主的崇敬超过了孔孟,从此鳄溪成韩江、橡树成韩木、韩木所在之山成韩山。

访韩祠,每个潮人都带着一份朝圣的心情,毕竟要去的地方是为纪念一位潮人最崇敬的圣贤而建的祠堂。韩祠位于潮州笔架山麓,是循山而建上,有三大层的建筑主体,大门口,梯级中央刻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十四字,充分表现韩主的教诲内涵。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峤;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这脍炙人口的祠内对联,既道出韩愈贬潮的原因,也表达了潮州人对韩愈的无限崇敬之情。被贬为潮州刺史是韩愈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祸不单行的是,在被贬途径西商县曾峰驿时,年仅12岁的女儿竟惨死道旁。在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和丧女的切肤之痛面前,韩愈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仍旧保持着儒家积极用世的精神,下车伊始便询民疾苦,驱鳄除害,兴修水利,关心农桑,赎放奴婢,为当地民众切实办了不少好事。特别是捐俸重置乡校,擢用当地人才充实师资,主持州学一事,有力地推动了潮州文化发展的进程,对后代产生了深渊的影响,使潮州相继赢得了"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的美誉。因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蒿凄怆,若或见之"。"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苏轼《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这就是所谓山改称韩山,水改称韩江,连韩公手植的橡木也称韩木,并成为潮州士子效祥崇仰的对象,以其开花的多寡来预卜科名的盛衰。

宋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在城北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了"韩吏部祠",这是潮州有史以来的第一座祠堂。后因祠在刺史公堂后,"民以出入为艰",遂于元佑五年(1090)由太守王涤将其迁至城南7里,并请苏轼撰写《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淳熙十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认为韩愈治潮时,爱笔架山之胜,手植橡木犹在,故又将韩文公祠迁至今址。
  
迁建后的韩文公祠,以笔峰为后扆,狮山、象山为左右屏障,俯韩江若天堑,望湘桥似长虹,眺"城垣坛土遗,错列如升绣",前人因此有"水色山光护古祠"的赞誉。凭吊古祠,须通过60米长的祠前甬道。甬道起端,有一座坚稳高峙的的石牌坊,坊额"韩文公祠"是胡耀邦于1984年春视察潮州时所题。甬道终端是高大的曾台,有台阶凡51级,既寓有韩愈谪潮时51岁之意,又能让人们在一步步的登陟中对这位先哲产生一种崇仰之情。

处于笔架山主峰中轴线、屹立于高台上的韩文公祠,格调高雅,肃穆端庄。祠之主体屋脊高峻,山墙厚大,结构轩敞。抬梁与穿斗结合之屋架,粗犷少饰,朴实无华。祠分两进后进)即飧殿)比前进高出2.5米。正中座恭塑韩公坐像,神清气朗,栩栩如生,另人趋庭自肃,登堂加敬。我站在韩主像前,凝望着文公的神容,无法想像,一个被贬放南蛮地带的朝官,在那漫长三个多月路程中想的是什么?冒着丧女之悲,还能在短短八望朔间扭转潮州,为潮州创新气象。其中的力量和毅力源自何方?
  
十年浩劫期间,祠内匾额毁坏殆尽。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有知之士的巧妙保护(用泥土封碑面),30多面古碑竟无一毁损。如今,由名家重书的牌匾,如"百世师"(刘海粟书),"百代文宗"(周培源书)、"泰山北斗"(饶宗颐书)、"尊韩有祠"(许涤新书)、"名以文传"(王力书)等和剔去灰泥、完好如旧的石碑,如明清两代重书的苏轼撰《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明正统知府王源的《增修韩祠之记》、嘉靖给谏沈伯咸的《功不在禹下》等,琳琅满目,交相辉映,使千年古祠典雅脱俗,文气斐然。

1984年主祠全面修缮之后,又对景区进行了全面规划,并相继建了侍郎阁、允元亭、天南碑胜等心景点。阅千年沧桑,古祠不老;垂百世典范,文笔生辉。作为潮州人心中的文化殿堂,韩文公祠的前景将更加完美、辉煌。(资料来源:http://www.csfqw.com/ReadNews.asp?NewsID=532

在毛毛雨中,我们拜别韩祠,走在修建中的公路往砚丰公园前进。要参观的是淡浮院及济公阁。那时已下午5时了,司机雨中驾在弯曲的山路上,把我们领到淡浮院,院背山及沿山而建上,前方乃半人造大湖,乃泰国侨胞郭丰源于1998年为祖乡风水兴旺而建的。丰源先生乃成功侨胞,为泰王处理择风水,泰王赏了先生一笔庞大的款项。先生为祖乡人的兴旺而选此红土山白泥山交界处建此院。院中摆设了书画、佛道儒经典,主要弘扬三家教诲。济公阁与淡浮院毗邻,乃马来西亚刘玉波资建的,供奉济公。这两站都是海外成功人士在祖乡的建设。潮汕乃著名的侨乡,自宋代开始就有人口外航,侨汇乃这地区民众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而侨胞们的回馈精神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到济公阁时已万家灯火,我们唯有四周巡视一番,再从那儿望一望潮州市夜景,就匆匆离去,赴下一场约会。这一场会是潮安县归国侨胞联合会请的,就在新建不久的悦斯美食城,吃的当然是我们潮汕美食了。宾客都尽情享用美食,同话家常。经过了这三天,砂州寻根问祖朝乡团的团员们彼此间也更加亲密及具默契了。桌间大家忙着互问:你个底块伙?你个乡里在底块?因为后天是自由日,是大家回乡探亲巡故里的日子,如有同乡就可结队同行,岂非美事?侨联会的领导及中旅社的导游也忙着收集团员在乡亲戚的联络电话、地址,方便协助联络寻亲、安排交通,贯彻此次寻根问祖朝乡团的真正意义与目标。笔者这第四代的离乡人,乡中也无同房至亲,但为了圆朝乡梦,也将与另七名同乡,约定在15日早上往华美乡(下尾沈)去,他们都是沈姓的,唯我姓吴。原来下尾沈还有吴畔,15日那天到了才知华美乡也有孙氏人士,这是后话。

享用了潮州美食,我们在茫雨中往潮州人民广场。这一天,我们都在细雨中朝乡,莫非祖乡大地为我们洗尘来了。翻开旧历才知那天乃十月十二立冬日,下了这一天雨,将括风了,天气也将转凉,地方领导与导游们就提醒我们次日要穿长袖衣,次日的温度预测是22度。人民广场是潮州众多广场中最新的一座,它是潮州市新进发展的佐证。由多个美丽的喷水池组成,其中以喷水为荧幕的建设最让寻根问祖朝乡团团员津津而谈。人民广场的气势确确是祖乡劳动民众努力的大成果!

九时正,我们离开了人民广场,回到我们落脚的汇侨大酒店,洗刷完备,大伙儿就开始各自的自由活动时光。在这美丽的祖乡城镇,又有谁甘愿时光就白白得让黑夜侵去呢?大家在细雨中都涌到街道上了。有者购物,有者足部按摩,有者品尝街边的潮州小食去了,大家都努力尽兴自己。因为,明早我们就要离开我们的府城,回到汕头了。那个较近很多团员的祖乡的城镇去了。今夜,大家都要在府城留下美好的回忆。

14日早上9时正,我们离开汇侨大酒店往汕头澄海隆都镇前美村陈慈簧故居前进,路程大约50分钟。一路上,导游与我们讲解潮州民俗与建筑。其中如溪口人营老爷时,欲抬老爷躜蔗缝,因为当地盛产甘蔗与香蕉。也有敬神要把神拖坏的习俗,所有该地每年都要造新老爷像。

「潮州厝,王宫起」是句著名的潮州俗话,这表示潮汕人对起厝的重视。在潮人的文化观念中,厝是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也是他们告别列祖列宗向外漂泊的出发点,是他们维系中华文化的根,是故乡牵引他们的线,有了它,他们在外拼搏才有了终极的目的。总之,厝,是潮人生命力量之源!很多人说起厝,就会热泪盈盈,因为厝常常与故乡与家人对换着角色。当我看到一团员说,他年年都有回到「厝内」,他那表情是无比的自豪与愉快的。

潮人对起厝,也非常仔细,要求也相对的高。很多潮人都听过一条牛索激死三个师父的典故,这个源自潮安彩塘金砂乡斜角头的丛熙公祠石雕牛索。公祠是清末柔佛华侨陈旭年营造的资政第的中心点。说着说着,我们就到达了陈慈簧故居。慈簧爷起厝,也是潮汕的俗话,讲的就是这间富丽堂王的建筑物。关于这间潮汕「故宫」,有一个这样的典故:话说陈家把房子建好以后,主人要过番去了,就派了一个人来管窗户。这个人,早上天刚亮就起床,开始开窗,到了中午,正好把全部窗户打开了。吃了午饭,他又开始关窗,到了傍晚,正好把窗户全部关完。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说明了这间潮汕名厝的大。

这间潮汕名厝始建于宣统2年(1910年),历30年时间才完全完成。建筑用地2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有大小厅房506间,包括了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及一座称三庐的书斋。当陈慈簧在1921年去世时,才建成了一座占地1.5万平方米,有厅房158间的郎中第,一直到第三代人才因二战而停止建设,其实真正建房的是陈慈簧的媳妇,花四代人的心血。整个建筑过程所表现的是对厝的感情,也讲究艺术与排场。传说如有工匠动作太快,主人就说:「阿兄你没空,明天免来。」所以,潮汕流传着这样的笑话:「慈簧爷起厝,好慢莫猛」。这也呈现了潮人的幼秀及慢工出细活。同时,由于建房的时间长久,座名厝也养活了好多澄海人家。

从潮汕传统建筑格式的角度,陈故居的总体格局为双层四进驷妈施车式附双书斋。两旁四条花巷,象征着四匹马,各出院落仿北京故宫而建,气派堂皇。建筑材料与装饰大量采用西洋式,结构中也杂夹着西方洋楼,但基本上是以潮汕传统的从厝式民居为主体建筑,不愧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实践。

离开这中西合拼的历史建筑物,我们来到了沁园春。沁园春是售卖茶叶及各种潮汕零食的中心。中心的小姐们向团员讲解工夫茶的泡饮法,让大家明了祖乡人的生活习俗。泡饮工夫茶乃潮汕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习惯,走在潮州市或汕头的街上,每家每户的桌上都摆着茶具,而店主闲时就三五知己烧火沏茶,临风把盅,浅啜慢饮。笔者在光顾一间鞋店时,店主也请我们共饮。对于茶,潮汕有句话说:“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这虽不无夸张,但遍布鮀城街头那大大小小的各式茶楼茶座,足以体现潮汕文化的独特韵味。

据行内人士估计,汕头目前有各类茶座300多家,其中既有露天的广场茶座,也有在海边、莲池上的大排档式茶座,五星级酒店设置环境高雅的工夫茶座,专业的茶艺馆更以富有文化味的格调展示工夫茶的独特魅力。“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无论何种阶层的汕头人都能找到喝茶聊天的好去处。

汕头人视工夫茶为“圣物”,不在以解渴,更重于情。喝小杯工夫茶,虽酽酽的,却滴滴香浓直沁肺腑,点点情意尽在其间。趁着茶兴,知心话儿汩汩而出,高尚的情谊,互相的尊重都溶化在工夫茶中。在汕头,上茶馆比上饭馆的享受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汕头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工夫茶更成了特色旅游项目。(资料来源:http://www.dahuawang.com/ser/food/disp.asp?recno=640

中午,在汇通大酒店用了午餐后,我们就住进了汕头华侨大厦,我们在该处过二夜。下午我们访问汕头大学,并进行学术交流。该校大门前写着「创新、求实、勤奋、团结」八字,这正是潮人的传统精神。此大学乃中国私立一级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综合大学,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中央、广东省和汕头市的大力支持,得到著名爱国人士及国际企业家李嘉诚先生的鼎力资助。从1980年12月筹备汕头大学开始至今,他先后捐资总额超过20亿港元,使汕头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 李嘉诚先生1986年4月在给邓小平主任的信中说:“本人童年失学,深切体会到学业对人生之重要,自少即有志办学校。 其后, 个人事业薄有成就,即渴望偿此心愿”。这充分表达了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办好汕头大学的初衷。
李嘉诚先生深深懂得“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因此,他把办好汕头大学当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决心“为国家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竭尽绵力,并引以为荣”。李嘉诚先生在致吴南生主席的信中说:“溯自建校以来,本人尽心竭力,为汕大付出时间、金钱,更付出无限爱心。自始至今,以默默耕耘之态度,为汕大谋求进步。务使汕大在质量方面能达到国际水平,成为著名之学府”。
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海滨城市汕头的北区。占地面积1.26平方公里,建筑总面积45.44万平方米。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风格优雅,被誉为“高校建筑之花”。汕大的发展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两次亲临汕大视察,并给予鼓励。为汕大办学捐赠巨资的李嘉诚先生时时关心汕大,为汕大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汕大人不负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和李嘉诚先生所望,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奠定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营造了一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良好环境。

汕大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设置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点4个,硕士点3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3个,开设七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职工和医护人员3500多人,在校学生7000多人,并为社会培养出各类学生近3万人。汕大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

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肿瘤病理学研究室、广东省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CAD/CAM中心、风洞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FMS实验室和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全校书刊总数己达125万册,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经过211工程建设的专项投入,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医学院有五所附属医院,有1700多张病床,其中第-附属医院荣膺“全国百佳医院”和“三级甲等”医院,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医疗实践机会。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

据了解,21世纪的汕头大学,将致力于建设成一个有特色的现代化高等学府,重点发展传媒IT、商学、医学三大领域,与其他基础学科相互渗透,大力引进国际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并通过跨学科、跨国际的创新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诚信刚直、慎思明辨,且同时具备优秀语文能力、专业知识并重的学生,形成鲜明的特色和优势。(资料来源:http://www.stu.edu.cn/ver2/abo_about_stu1.asp

访问了汕头大学,我们转移到庵埠顺和海鲜楼参加寻根问祖朝乡团回请祖乡政府领导的宴会。途中,我们在鸿升先生的盛邀下参观其在1990年代应地方政府邀请所建立的鸿图大厦,这座六层高的建筑物在改革开放初期乃县府城最高、最现代化的建筑物。我们也顺道参观庵埠镇政府大厦,获镇书记洪若财先生的接待,也再次的得到燃放鞭炮的欢迎。随后,我们到归国侨胞联合会办公所参观,观察到该办公所的建设都是由各地侨胞们出资完成的。其中有:学莲阁、柏荣门等。晚宴前,我们寻访潮安县政府大厦,周永龙县长亲自接待。

接着,回请晚宴就在寻根问祖朝乡团秘书沈汉忠的主持下进行。本团名誉团长拿督刘绍慧及咨询顾问陈鸿升分别在宴会上说话。刘先生表示赞扬祖乡的迅速发展,而陈先生则讲述他于1986年随砂州政府访问团到访中国后,就多次回到汕头,后在庵埠镇政府的邀请下建立鸿图大厦,协助刚刚开放的祖乡发展。他希望,团员们把祖乡人民及政府的热情传回侨居地,并鼓励下代人回祖乡参与发展建设,同时也宣布寻根问祖朝乡团团员合捐人民币一万于侨联会为推动会务基金。大伙儿向出席者敬酒,祝贺庵埠发展一日千里。过后,宾客同歌。这是我们寻根问祖朝乡团最后一项正式活动,晚宴散会后的二天时间是供大家的自由活动时间。

11月15日的汕头,天气正凉,气温是22度。团员们都忙着回乡省亲,或在汕头一带走动、购物。汕头是个百年商埠,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487.51万人。其中市区1956平方公里,人口480.27万人。辖金平、龙湖、濠江、澄海、潮阳、潮南六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地理人文有四个特点:
  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和越南芹苴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1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头与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62人,人均耕地面积0.13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而著称于世。

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宋时已形成村落,属揭阳县。 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是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清康熙年间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对外开市。1919 年冬设汕头市政局。1921年7月成立市政厅,与澄海分治。1930 年准予设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解放后,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头市人民政府。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市区龙湖片区试办经济特区。1983 年12月22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撤销汕头地区,原地区所属 8县 1市并入汕头市。1984 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 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 52.6 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1991年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确定于是年11月正式实施;同年11月,潮汕行政区域调整,潮州、揭阳分设地级市。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重大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调整后,市区面积从原来的310平方公里扩大到1956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从原来的120万增加到487.5万。只有128平方公里的南澳县建制和区划不变。

目前,汕头得天时地利人和,占改革开放先机,生机勃发。汕头将建设成为经济强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到2007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8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800元;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财政收入70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外贸出口总额25亿美元,年均增长10%左右。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和港口经济实现新突破,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纺织服装、工艺玩具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南区重化基地规划建设有实质性进展。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医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音像材料八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工业体系初步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左右。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外向型经济跃上新台阶。农业产业化规模扩大,初步形成农业区域化合理布局、专业化分工协调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基本建成广东省域次中心城市,城市综合影响力和辐射力增强。城市公用设施、路网、港口、电力等一批新项目相继建设并完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市域交通网络化,城区建成快速环路,市区大部分地方可在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1小时内到达机场和港口。市政建设有突破性进展,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左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绿化水平持续提高,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新的投融资体制基本建立,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充分发育,有形建筑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土地有形市场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政府调节经济、监管市场、管理社会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增强。
  ——社会文明法治程度明显提高。政府行政行为规范高效,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程度显著提高。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快速推进。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文化体育事业繁荣,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文化大市和体育强市建设初具规模。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水准显著提高,“汕头人精神”得到弘扬,建成全国和全省文明城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人民生活实现宽裕小康。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农民收入明显提高。贫困村基本脱贫。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下岗职工和新成长劳动力基本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网络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富庶。
  
为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汕头将着力抓好以下四项主要工作:

  一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临港工业为龙头,轻型加工业为基础,构建有汕头特色、比较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大手笔、大气魄整合园区资源,以汕头保税区、高新区为龙头,规划建设分级有序、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构筑产业链,培育产业生态,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使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巩固提升纺织服装、工艺玩具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轻工机械、电子信息等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石化、电力和船舶制造等临港工业,建立汕头的战略产业,形成大工业发展格局。

  二是加强规划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打造“大汕头”格局,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规划建设三大经济带。东面,规划建设自汕头海湾大桥至澄海莱芜的城市经济带;北面,在深汕高速公路潮阳、潮南路段以北规划建设工业经济带;西面,将从南滨路西延规划建设穿越濠江、潮阳、潮南的生态经济带,实施东延、西连、南拓、北优战略,全方位打造大汕头城市景观,推动城市组团、高新技术产业组团发展。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沿海铁路,新建高速公路,加快港口建设;开通汕港海上邮轮,增加航线航班,形成海港、空港“两港齐飞”格局;以城市干线公路为骨架,构建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一小时”经济和生活圈。推进电力能源建设,高标准配套完善汕头的投资硬环境。全面实施“青山碧水绿化美化”工程,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使汕头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城更美,成为更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城市。

  三是全方位扩大开放,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发挥汕头侨资侨力、民资民力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主动承接港澳台、欧美、日韩、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主动承接珠三角和国内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抓住实施CEPA的契机,重点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发展会展经济。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旅游、信息、咨询、法律、中介服务等行业,努力提升汕港澳经贸合作水平。放开投资领域,降低投资门槛,欢迎一切海内外投资者以各种方式参与汕头的建设,在更高层次上提升汕头与海内外特别是港澳台、东南亚的经贸合作水平,让海内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在汕头集聚、涌动。

  四是强化服务,优化投资软环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亲商、重商、富商,改善“通关”环境,提高办事效率,致力使汕头成为办事最快、服务最优的城市之一。降低投资营商成本。执行特区内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的优惠政策,落实地方各种鼓励投资的扶持措施,积极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致力使汕头成为营商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资料来源:汕头政府网站http://www.gdst.gov.cn)


(我摄于华美乡延陵古庙前,庙后就是我家的祖屋,可惜被铲平了)

16日,气温是17度,比公车内的空调稍凉些。我们离开祖乡了,往广州。公车带我们经林百欣广场,经海滨长廊,通过2.5公里长的海湾大桥,前进广州。我们巡观汕头的海港,这是一个内海港,我们的祖辈就是从这里离开祖乡的。我们也经过汕头的工业区。中午在来时的后门饭店用餐。傍晚时分抵达广州,入住富丽华酒店,晚上大多数团员出外游街、购物,有者忙者办理延游手续。17日上午11时,我们离开酒店,往白云机场,我们的班机是下午3时15分的。晚上九时许,我们回到古晋,7天来的寻根问祖朝乡,带给我们串串的美好回忆与感动,祖乡潮州-祖国马来西亚的影象,在我们的脑海中交织着。现实里,这是一个全球村的时代呀!但是,最美唯故乡水,最亲唯故乡情呀。「莫太久,就要回来!」一位祖乡老妇对我们说 - 明年,我们还朝乡吗?

(2005冬)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阅读《砂拉越简史》,看看现今的历史课本/教育

唪呀唪、唪金公:上不了戏棚的潮州歌谣

鲁巴河流域的慈悲娘娘崇拜与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