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班文《清风拂鲁江:拿督陈宗明传记》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 November 24, 2023 在29.1.2022《清风拂鲁江:拿督陈宗明传记》推展礼上,其中一位推展主宾拿督法兰吉斯哈丁副部长在演词中表示希望该书将翻译成其他语文,让本地的各族人民认识陈宗明这位地方上的人物,并学习他的服务社会精神。会后,拿督陈宗明把这任务交代给其伊班老友兼同志安基(Angki anak Migang),希望能翻译成伊班文,因为他的斗争离不了伊班弟兄。周前,安基交来其节译成果,并写道:" ...想介绍给族人知道华族领袖的先进思想和做人道理,因此把部分译好给我的族人看看,我想这样也好!"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
唪呀唪、唪金公:上不了戏棚的潮州歌谣 - November 10, 2011 前言 歌谣是口头文学其篇幅短小、四句、八句或是十多句,超百句的极少。它传达广大人民的心声,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民众面对社会现实情况,不平则鸣,有感而歌,有闻而唱,及时抒发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理想愿望。总之,它不是闲人的创作,它是劳动民众的创作,它充满生活的智慧、表示现实生活状况,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 《桃花过渡》是潮剧《苏六娘》中脍炙人口的片段,说的是急欲过江报讯的婢女桃花以歌智斗好色渡船伯的故事。剧中两人载歌载舞,一唱一答,斗口又都歌,充满潮州乡土的气息。这种对唱斗歌的形式俗称“斗畬歌”,是早期潮州歌谣的主流。可惜潮汕至今虽存有“畬歌畬嘻嘻,我有畬歌一畚箕。一千八百哩来斗,一百八十勿磨边。”等一些畬歌,但斗歌这种形式,早已在现实生活中消失了。不过,这显示了潮州歌谣的丰富多彩。 朱墨在《潮州民歌与〈诗经〉》中引述:潮州地处岭东,毗邻南海,韩愈曾在这里兴学施教,历史上又是“十相居留”的地方,向来人文鼎盛,素有“岭海名邦”之美称。潮州人民在劳动生产的同时,也用真切饱满的感情歌唱出自己的喜怒爱恨,经年累月的积淀,终于形成了中国民歌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潮州民歌是潮州人用潮州方言创作的艺术结晶。过去流传的畬歌、秧歌、歌仔均属之。畬歌是劳动人民在开畬劳作时所唱的歌曲。 大多数潮州民歌,都贯穿着两条思想主线-赞美祖国和家乡;追求真理和幸福;讴歌勤劳俭朴、勇敢、热情的人民。讽刺人们的一些弊端,比如贪婪胆怯、懒惰、嫉妒、或鞭挞卑污、奸诈、残暴的敌人。一褒一贬,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鲜明爱憎。 潮州民歌作为一个地区民风的最真实的反映,欣赏之余,甚可比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同样是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现状,同样是描绘劳动人民市井百姓的生活图景、抒发他们心中最强烈最真切的爱恨喜怒,除了这些地方民歌最基本的共通点,在内容和艺术特色上,在潮州民歌与《诗经。十五国风》中也能找到许多相似之处。 先就艺术手法而言,潮州民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而恰恰是《诗经》开创了“赋,比,兴”写作手法的先河。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则是以彼物比此物。兴采用先言他物以引起发咏之词的方式。 本文选择潮州歌谣中连啰曲加以论述。连啰曲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劳动所哼的歌。这种歌的歌词,大都将巫术、咒语揉杂其中,内容大体反映人们希望将事情办得快一点,好一点。连啰曲的特点是,边干边唱,并伴随 Read more
阅读《砂拉越简史》,看看现今的历史课本/教育 - June 14, 2018 课本 / 教科書是學校教育、課程與教學的核心,因此,有關课本的研究非常重要。课本深刻影响学生对个别科目的印象及学习态度。本文将以老课本《砂拉越简史》对比马来西亚华文国民型小学小现用《五年级历史》课本中的一些课文,就“究竟我们须要怎样的历史课本?”提出课堂实践者的观点,并尝试解读“为什么学生不爱学历史?”及“为什么考不好历史?” 这两道自马来西亚政府规定历史科必须及格为考取教育文凭( SPM )条件及小学四年级起必须读历史科后,常常被提起的问题。 《砂拉越简史》中文版由婆罗洲文化出版局于 1962 年 9 月出版,由朱洪声翻译 Vernon Mullen 的 The Story of Sarawa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 100 页,是砂拉越各华文小学在 1962-1970 年间所用历史课本。《五年级历史》中文版由何财发翻译自马拉西亚语的原著,国家语文出版局 2014 年出版, 162 页,通用于全马华小,出版初期引发错误争论,所以封底贴了一张双页 13 项的“修正部分”。 (一) 《砂拉越简史》第八章〈詹姆士布洛克 到达 砂拉越〉(页 47-51 页)用了 5 页来讲述詹姆士布洛克如何进入砂拉越,而《五年级历史》第 46 页用了一段 50 个字及 1 幅有 5 句对话的图片来描述〈詹姆斯布洛克在砂拉越的 殖民统治 〉。本文无意探讨“到达”和“殖民统治”,因为这两本课本是出自不同时代的 nationalism 上 [i] ,且让我们来阅读这两课课文,并想像教师们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 (《砂拉越简史》,页 47-51 ) (《五年级历史》,页 46 ) 不管你是属于哪个学派,历史的本质就是故事(以前的事, story ),并且是偏叙述的( narrative )。所以《砂拉越简史》尝试让学生知道谁是这起事件的主角?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入砂拉越?而当时的砂拉越又是怎样的?,还通过习题(页 51 )要学生描画“勤皇”号及扮演詹姆士布洛克与莫达哈心初次会见的情景。通过想像来体验过去,本就是是历史教育的目的与方法之一。《五年级历史》那 50 个字就只告诉学生,詹姆斯布洛克来了,平息动乱,成为拉惹,引起反抗 Read more
鲁巴河流域客家人的迁移与生活 - May 05, 2009 鲁巴河(Batang Lupar)是砂拉越州第三大河流,全长达275公里,它与其支流丰洛河(Undop)、勒马纳河(Lemanak)、色加朗河(Skrang)等流过逾6184平方公里的土地,流过了龙芽(Lingga)、板督(Pantu)、成邦江(Simanggang)、丰洛(Undop)、英吉利里(Engkilili)、鲁勃安都(Lubok Antu)等城镇。根据砂拉越州1991年人口统计资料 [1] ,斯里阿曼县(包括龙芽、板督、成邦江、丰洛)的城市客家人口为1667人,乡村人口为1527人,鲁勃安都县(即英吉利里、鲁勃安都)则没有城市客家人,该地有1557名居住在乡村的客家人。 这个数据与贝学良 [2] 这首山歌正吻合:“客人初到成邦江,走进乡村把田耕。勤俭耕云(耘)有收获,团结客人振家声。从前客人做农场,当今同乡多从商。各行各业有人做,为国为民而争光。” [3] 贝这首山歌真真实实的描述了这个区域的客家人的生活生态,即先在乡区务农为生,后才进入城区从事其他行业。 对于此区域的客家人,斯里阿曼客家公会另一名发起人兼首任秘书黄茂青表示:“本属人居成邦江已近百年,大多散居乡区,以务农为生,乡区交通不便,使在联络乡谊缺乏一种联系” [4] 。黄的这番话主要是要解释斯里阿曼客家公会为何要迟至1989年才成立。 此报告主要浅剖成邦江与英吉利里两地的客家人的迁入与南来过程、领导与结社、教育、民俗承传与信仰等课题。笔者对这两地的熟悉及资料的可及,促使这两地被选择为主要报告对象。此报告将以一些文字记录及口述资料为基,尤其是通过一些本地客家人物的生平事迹来论述此区的客家人。 客家人的迁入与南来经验 客家人是在1856年开始大批迁入鲁巴河流域,即到马鹿(Marup)、坤邦(Kumpang)、丰洛(Undop)定居开矿采金,并创立十五分公司为主要的经济体,使马鹿成为了鲁巴河流域华人拓荒史上第一个客家垦。这一批最早的客家移民,大部分是河婆人,目前已传到了第六或七代,马鹿华人信托委员会(即十五分公司目前的管理单位)现任主席黄国文 [5] ,就已有了孙子,副主席蔡伟胜 [6] 的第二代也已二十多岁了。这一批英吉利里客家人由于来得早,对本地的认同较深,早期其后代自称为“本地人”。所谓“本地人”有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是客家男性与本地达雅女性通婚的后代,1899年二省省长沃特 Read more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