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史德腊河(Sungai Seterap)流域的华人足迹

追踪史德腊河(Sungai Seterap)流域的华人足迹

史德腊河是鲁巴河主要支流,其河口重镇-龙呀曾是个热闹的过站,尤其是1960-70年代木材业逢勃发展时,这一带有数个大伐木区,其中于Sekadang区的建森公司即是一个例子,幅员千余人,拥有私立学校-建森学校供员工子女就学。镇上有华人商店两排20多间,1所建于1928年的龙呀中华公学及华人庙宇佛母亭,另有国民小学雷拉巴拉旺(Lela Pahlawan)小学,取名自该区早年马来政权龙呀王国的国王名称。

其中部Klauh支流,有地名万丁(Banting),有圣公会教堂圣保罗(创于1859年)及圣保罗小学(创于1853年),1990年代前还有华人商店4间。由于当地伊班人在1853年左右即受英文教育,多成为各领域的精英。其中第二任首席部长达维斯里、多届人联党藉成邦江州议员兼州内阁助理部长荷立丁尼及其子法兰吉斯哈丁、斯里阿曼省前伊班天猛公沙米奥都是来自该区。

再上游有一小镇峇横(Munggu Mawang),1930年代源自英吉利里的张金水率先来此经商,1970年代前是个热闹的小镇,有华人商店2排及峇横中华公学,1974年后陆续迁缜至晋成大道旁设拉招缜(Lachau),有店20多间。根据板督中华公学家教会主席李永发回忆,他1976年在古晋出生后回到峇横居住,1978年举家搬到拉招做生意至今[1]。来自Munggu Bringin的武吉本固南(Bukit Begunan)区伊班本固鲁Menjang anak Niah则表示,峇横是他们村的市集,他在1976年开始教书,当年还买下关闭后的峇横中华公学旧屋瓦[2]。第二省教育厅前官员黄炳贤[3]表示,他在1972年从诗巫迁职到成邦江时,峇横中华公学已关闭了。如此可见,学校的关闭是早于镇的搬迁。根据蔡志雄[4],学校早在1965年就因学生来源问题停办,也没迁出来,就此永远关闭。

峇横再上游,未到板督处,有一村称Inciap,拉招现任华人本固鲁李冬仙的父亲在那里经营小生意;另有小支流Maram河,这里曾有华人定居经商,称Keranggas村。今天我们可以轻易的从板督(Pantu)开车过了横跨Seterap河上游的板督桥,经30分钟的油棕园路就可到此村。此村有伊班长屋2座及一些独立村屋,同时有1所只有10多学生的国小-Keranggas国小。1980年代前,有2户华人在村的河两岸经商。据其中一户人家的第三代后裔方秉发(1970年生,教师)于2024111日在成邦江慈云阁受访时称:其父亲方绍贤(1929-1988)在10多岁时随其祖父方有亭自中国潮汕南来,到龙呀后顺Seterap河而上到Keranggas落脚,做起小买卖兼收土产。他们在学校这一边定居,屋后山背即是学校,步行大约30分钟,河的另外一边有客家人张石文一家。如此推测,这两户人是在二战后到此拓荒。

他们通常与龙呀的商家来往取货及卖土产,有时也把土产卖到峇横。1970年代后,他们转向与板督往来。Maram河非常窄小,秉发的父亲须请人清理两岸的树木,方便行舟。从Keranggas到板督,水路须1个多小时。板督渡头(Pangkalan Pantu)与巴刹的距离大约1公里,当年没有车路,商家自建2条铁轨,方便手推四轮车运货。

到了适学年龄,他们都到板督中华公学就读。1980年,秉发念小学时,他父亲决定离开Keranggas到板督租店做生意。张石文一家数年后也离开Keranggas到板督务农,方家后代多为公务员与教师,所以也离开了板督。此后,Keranggas再也没有华人定居。2000年后,当地大事开发油棕种植,从各地迎来园丘工人。山路通后,当年Keranggas村河畔的木桥及店屋更荒废,目前已成丛林,无法迫近了。

板督是Seterap河上游重镇,2021年和龙呀一样已从副县升级为县,虽设有各政府部门,如县公署、警察局、农业部、诊疗所、民众会堂、菜市场等设施,但由于不处于泛婆大道畔,两排店屋中,少于10间营业。午后,长长的五脚基显得格外寂静。

今日,除了龙呀和板督,其他曾有华人足迹的村落已再没有华人了。伐木及晚近油棕园丘的出现,引来个别华人到这些地区短期居住,任技术或管理人员。不过,他们与当地伊班人的关系是有别于早年那些做买卖及土产交易的先民。

22-1-2025



[1] 笔者在与他于拉招咖啡店的谈话(21-11-2025)。

[2] 笔者在20241129日梦娜节官方活动上向他求证峇横搬迁过程的记录。

[3] 黄炳贤,1970年代是第二省教育厅官员,曾任英吉利里中学校长。2025118日在成邦江来泉阁与他的谈话记录。

[4] 他在1970-1971年在板督中华公学任教员,1972-1982年在横江中华公学任校长,对这区非常熟悉。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唪呀唪、唪金公:上不了戏棚的潮州歌谣

阅读《砂拉越简史》,看看现今的历史课本/教育

鲁巴河流域的慈悲娘娘崇拜与其社会